江苏省第20届中学数学高级论坛

暨2025年高中数学新高考研讨活动简报

2025年4月8日-10日 · 无锡

简报目录
豆包制作示例
一、活动概述

江苏省第20届中学数学高级论坛暨2025年高中数学新高考研讨活动于2025年4月8日至10日在无锡成功举办。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,无锡市教育局承办,吸引了来自全省13个地市的近300名高中数学教师、教研员参加。

主要议程:
  • 4月8日:报到注册、开幕式
  • 4月9日:平行研讨课展示、专题报告
  • 4月10日:深度研讨、闭幕式
研讨主题:
  • 新高考背景下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
  • 数学思维方法与解题策略研究
  • 教材教法与教学资源开发
  • 数智化教学与AI技术应用
二、研讨课1:分类讨论思想在函数中的应用
授课教师:宿迁/盐城联合教研团队
教学设计亮点
  1. 构建了"概念-参数-运算-图像"四维分类框架,系统梳理了分类讨论的触发条件
  2. 通过改编教材例题和高考真题,展示了分类讨论在不同难度层级问题中的应用
  3. 创新性地使用交互式HTML课件,实现解析步骤的动态展示
典型例题解析

例题:已知函数$f(x)=\ln x - kx + k (k\in\mathbb{R})$,求$f(x)$在[1,2]上的最小值

教学要点

  1. 当$k \leq 0$时,函数单调性分析
  2. 当$0 < k < 1$时,极值点位置的讨论
  3. 当$k \geq 1$时,端点值的比较
教学启示: 分类讨论教学应注重"不重不漏"的原则,培养学生建立清晰的讨论标准,避免随意性和重复性。
三、研讨课2:立体几何解题思维专题
授课教师:连云港/徐州联合教研团队
三维方法体系
方法 特征 适用情境 典型案例
坐标法 代数精确、程序化操作 存在三垂直关系、度量问题 2023新高考18题
几何法 直观简洁、空间想象 位置关系、可确定摄影位置 例题1方式2
基底法 灵活通用、向量运算 动态问题、向量关系明确 2022南京模考19题
方法决策树
方法决策树

立体几何解题方法选择流程图

课堂观察: 通过对比三种方法的思维路径和运算量,帮助学生建立方法选择意识,平均解题时间缩短40%。
四、研讨课3:基于阅读提升和方法研究的试题研究
授课教师:天一中学/镇江联合教研团队
数学阅读五维模型
  1. 生活语言转换: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棱台体积计算
  2. 信息数据整理:信号传输概率问题中的条件分析
  3. 空间结构化归:卫星覆盖范围的几何建模
  4. 活动经验归纳:剪纸艺术中的数列规律发现
  5. 符号语言翻译:C变换问题的算法思维培养
跨学科阅读比较
学科 阅读特征 思维重点
语文 文本分析、文化传承 语言运用、审美能力
英语 多模态文本、交际性 信息提取、文化理解
数学 符号图表、逻辑结构 抽象概括、建模推理
教学建议: 数学阅读应强调"知识重建"过程,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的应用价值,培养从生活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。
五、学习心得与收获
主要收获
  1. 思维方法系统化:三节研讨课分别从分类讨论、方法选择和阅读理解三个维度,构建了系统的数学思维培养框架,使零散的教学经验上升为可操作的方法论。
  2. 教学资源数字化:各展示课均采用交互式HTML课件,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动态呈现和学生参与的即时反馈,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。
  3. 核心素养落地:通过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,将数学抽象、逻辑推理、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日常教学,体现了新高考的命题导向。
  4. 区域教研创新:跨地区联合备课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,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,特别是苏北与苏南学校的深度合作令人印象深刻。
反思与改进
  1. 课堂转型:需从"题型训练"转向"思维培养",在高三复习中增加方法论的总结提炼,减少低效的机械训练。
  2. 技术融合:借鉴展示课的数字化呈现方式,开发校本化的交互式教学资源,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可视化程度。
  3. 阅读教学:在日常教学中增设"数学阅读课",培养学生从复杂材料中提取信息、建立模型的能力,应对新高考的应用题考查。
  4. 教研合作:尝试建立跨校教研共同体,通过集体备课、课例研究等方式,实现教学智慧的碰撞与共享。
活动总结: 本次论坛聚焦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转型,通过理论引领、课例展示和专题研讨,为全省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专业发展机会。特别是思维可视化教学数字化的实践探索,代表了未来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。

简报制作:吴兵